点开这条消息,我笑着笑着就哭了......
“咔哒” 门开了。
终于回到家了,湖工君放下钥匙,换了衣服,瘫在沙发上。毕业的事情终于忙完了,但总感觉心里忽然空落落的。
房间里没有开灯,随着夜幕的降临屋子里也慢慢变暗。湖工君望望窗外,太阳正在一点点地沉下去,仿佛对今天没有一丝留恋。
“叮”手机里弹出一条新消息。
湖工君划开消息,愣了两秒……
最美的相见:
无论何时,我们都在湖工等着你
“同学好!”
“老师们好!”
一声声响亮而又特别的对答,划破春晖湖畔寂静的黎明。
6月15日,毕业生返校的第一天。一大早,校党委书记彭瑜、校长潘慧明就来到同大校区的大门口,和工作人员一起,迎接首批从四面八方返回的2020届毕业生。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注定让今年的毕业季与众不同。经调查摸底,6月15-24日期间,我校将有2800多名应届毕业生分批次返校。
“既要保障每位毕业生的健康安全,又要给毕业生留下美好的回忆,共同上好春晖湖畔‘最美一课 ’。”为统筹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和毕业生离校工作,校党委副书记汪达提出了这一有力而温暖的要求。
在学校的周密部署下,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精心制定返校方案,认真设计返校流程,扎实开展返校演练,力求给毕业生一个不同寻常的毕业季。
想到这里,湖工君忽然笑了笑,继续看起了消息。
检测体温、核对信息、报到登记、配发物资、清理宿舍、领取证件、签离登记……每个环节有条不紊、整个流程高效有序。
经管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带头挂帅,每天与教工党员、毕业班班主任、辅导员、行政人员、一线教师执勤站岗,提供安全暖心周到的服务。引导毕业生办理各项离校手续,亲手为毕业生配发 “爱心包 ”和各类证件。晚上到返校学生寝室慰问,叮嘱他们严格遵守防疫纪律要求,做好个人疫情防护。
美术学院辅导员彭义虎是参与2020届毕业生返校的辅导员之一,他本次负责对接67名毕业生的返校工作。责任重大,不能有丝毫马虎。彭老师灵机一动,设计制作了《一生一策登记表》,优化办理流程,大大提高了毕业生返校手续办理的效率。
为了让返校毕业生有回家的感觉,在学生返校前,彭老师坚持每天联系毕业生,无论多晚,他都会第一时间解答。考虑到学生有很多行李不太方便,彭老师每天到接待处,开车接送来往的学生,下雨天更是全程陪同他们办理完所有手续。
看到这里,湖工君忽然回想起同学们返校时的画面:
从河南郑州返校的王毅博,拖着行李箱来到学校报到点,经过行李消杀、身份核实、出示核酸检测报告单、通过人脸识别和自动测温门禁管理系统通道后,他激动地进入校园。
随后,他来到体育学院毕业生离校办理点。班主任邓乐泉老师热情地接待了他,送上了学校给毕业生精心准备的“健康爱心大礼包”,里面有一次性医用口罩、体温计、消毒湿巾、免费餐券、矿泉水等。邓老师兄长般的关心顿时消除了王毅博一路上的舟车劳顿,让这个充满朝气的阳光大男孩顿时鼻子发酸,直呼“学校真是太贴心了!”
文学院的第一位返校毕业生——从贵州辗转回校的小艾同学,她的班主任曾敬老师早早的在文学楼办理点等候她。办理完所有手续后,曾敬老师不顾酷暑,驱车带她返回宿舍帮忙打包行囊,帮她从6楼一趟趟地搬运行李。 虽然没有同学聚会的热闹,但别样的师生温情流淌在提醒返程安全、按时就餐的琐碎唠叨里。
孙晓明同学16号返校,当得知正好可以参加当天学校举行的毕业典礼时,他异常激动,早早入校等候在湛林体育馆门口,典礼结束后,又见到在门外等候多时的李志云老师。许久未见,两人都非常高兴,李老师主动提出合影留念,关切地询问孙晓明的近况及未来规划,叮嘱他疫情过后一定要常回来看看,师生再相聚,举手投足之间饱含着不舍。
进入校园的那一刻,同学们眼睛里满是对学校和老师们的想念,看一眼,再看一眼,舍不得错过任何一个角落和瞬间。
湖工君靠在沙发上想,他们四年前第一次踏进这个校园时的那种满怀憧憬和惊喜的眼神忽然间变成了恋恋不舍的眼神,不禁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啊”。
最美的离别:
孩子,我们来帮你打包扛行李
“数统学院部分毕业生受疫情影响,无法回到母校,大量行李滞留寝室”,数统学院在教工群中号召大家帮助毕业生解决这一难题。消息一发出,不到半小时,16名教师志愿者队伍就集结完毕,来到毕业生寝室,帮助不能返校的毕业生收拾打包行李。“这届毕业生太不容易了,毕业时连面都见不上,帮他们收拾行李的过程中,点点滴滴浮现在眼前,也算是跟学生一种特殊的道别。”尽管老师们顾不上吃饭,忙得直不起腰,但他们没有喊一声累,把衣物和书籍分门别类的打包,整整齐齐,一件不少。相信当学生收到行李时,一定能感受老师们父母般的爱。
同样为学生提供贴心服务的,还有 外国语学院的“娘子军”教师志愿者。在三里女生宿舍2栋318寝室里,选择不返校的3名女生的行李将近400公斤,30多个打包袋填满整整一个寝室,谁能想象这竟是3位女老师,一下午的“辉煌战果”。
“同学好,我是来帮你搬运行李的”,住在西区19栋的经管学院毕业生们都收到这样的短信。经管学院35名老师严格落实“教师志愿者对接包保毕业生制度”,一对一全程对接毕业生。王森正博士是经管学院志愿者之一,他提前与毕业生联系,从楼上到楼下,从寝室到校门,不辞辛劳,冒着高温酷暑,每天挥汗如雨,“那一刻,感觉就像接送自己的孩子一样。”
王老师的温暖举动,消散了同学们路途的疲惫和因天气而烦闷的心情,像春风细雨一般,给同学们带去了一阵清凉。2016级电子商务专业的张继超同学说:“看到王老师不辞辛苦帮助我们搬运行李,内心十分感动,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毕业礼物。”
政法学院“教师突击队”的杨洁博士,亲自开车接送学生往返院办和学生宿舍,帮助他们运送行李。有学生要去火车站、汽车站,行李太多不便转车,杨老师又自告奋勇地开车把学生送到车站,帮助拎行李,直到学生进站上车。
土木工程学院“党员教师突击队”深入到毕业生宿舍,帮助不能返校的毕业生清理打包邮寄行李。看到老师们忙前忙后,毕业生纷纷表示,回到阔别已久的校园,老师和工作人员的细心陪伴守护和热情周到服务,感觉 “从家又回到了家”。
最美的祝福:
“老师,好!” “同学们,好!”
“这些书捐给母校,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在2020届毕业生的返校之际,图书馆向全体毕业生发出的图书捐赠倡议得到了积极响应,各业务办理点不断收到毕业生图书捐赠。专业教材、考研考证书籍、大部头词典工具书、经典名著、畅销图书……每一本捐赠图书都是毕业生们对母校的丰厚馈赠,精美的捐赠证书见证着毕业生对母校的拳拳之心。
从刚进校的忐忑到毕业离校时不舍,四年时间转瞬即逝,这里的一切,是甜蜜又略带青涩的回忆,希望恩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预祝同学们前程似锦、鹏程万里!
在疫情期间,时常怀念母校,虽然有些同学错过了毕业典礼,但从校门口周到细致的检查,到发给毕业生的爱心大礼包,让重返母校的我如沐春风,最重要的是见到了那些熟悉的老师和同学,有种说不出来的喜悦。
今年的毕业生没能像往常一样全班同学穿上学士服,照上一张珍贵的毕业合照;没能像往常一样全班同学一起毕业聚餐,依依话别;没能像往常一样所有同学在毕业歌会上纵情歌唱。在这最后的特殊毕业时光中,虽然留有一些遗憾,但它却是生命中永恒的记忆。
太多的感激,太多的不舍,汇成一句话:祝愿母校群英荟萃、人才辈出;祝愿老师身体健康、桃李满园;祝愿同窗事业有成、前程似锦!
亲爱的同学们,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你们是名副其实的“心中有火、眼里有光”的“后浪”!今天,在这里,我们恋恋不舍地为你们送别。在这最后的特殊毕业时光中,也留有一些遗憾。朝夕数载、临别匆匆,任何语言都难以表达此时的心境。我作为你们的校长,只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无论你们走多远,母校的心总是和你们连在一起!母校永远在这里等你们回来!
不是在最美好的时光遇到你,而是因为遇到你,才是我最美好的时光。毕业生们发自内心的留言,校长毕业典礼上的谆谆寄语——春晖湖畔最美声音,萦绕在每一位湖工人的耳边。
疫情之下,今年的毕业季有着别样风景:从以前的“同学们好”到现在的“同学好”,从以前的“老师好”到如今的“老师们好”,一减一加之间,是爱的传承与升华,春晖湖畔“最美一课”,桃李芬芳,情深意浓。
莘莘学子不负韶华,只为湖工繁花似锦。
“老师,好!”
我们竭尽全力,唯愿你们健康平安。
“同学们,好!”
四年前,他们带着笑脸怀着期望走进这个校园,认识新的朋友,学习新的东西,一起出行,一起跨年...... 四年后,他们忍着泪水含着笑从这里毕业离开,挥手告别。这四年间的每一个春夏秋冬,湖工里都刻满了他们身影。他们的刻苦、勤奋、拼搏都留在了在湖工的这段时光里。可能有一天他们回头看,记忆里穿梭在湖工里的那个小小身影,就是对青春最好的纪念。
“祝福你那可爱的前途光明” 湖工君敲下这几个字,心里想着:送给我同窗四年的同学们,也送给我的母校,送给我的学弟学妹们。
防疫知识小黑板
家中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小提示:
早睡早起、不熬夜,提高自身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往期精彩
出 品 | 全媒体中心新媒体工作室 本期编辑 | 王 涵 审核编辑 | 黄青青 图文来源 | 湖北工程学院新闻网